天梯山石窟,也稱涼州石窟、涼州大佛窟,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的張義鎮中路鄉燈山村,創鑿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397—439年),由北涼王沮渠蒙遜召集涼州高僧曇曜和能工巧匠開鑿。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繼營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天梯山石窟是中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中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學術界有“石窟鼻祖”之稱。“歷代延續修建,文物層疊分布”是天梯山石窟中壁畫和雕塑的重要特征。天梯山石窟現存洞窟三層,共18個。有涼州八景之“天梯積雪”的自然景觀。
基本信息
- 定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張義鎮燈山村(距武威市區約50公里),國家AAAA級景區、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石窟藝術鼻祖”,是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
- 歷史地位:創鑿于東晉十六國北涼時期(397-439年),由北涼王沮渠蒙遜主持開鑿,歷經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續建,現存洞窟18個,以13號窟28米高唐代大佛為核心,融合“天梯積雪”自然景觀與絲路文化。
開放時間與門票
- 開放時間:
- 旺季(5月1日-10月31日):8:30-18:00(17:30停止售票)
- 淡季(11月1日-4月30日):9:00-17:30(17:00停止售票)
- 門票價格:
- 全價票30元/人,半價票15元/人(60-69歲老人、學生、留學生等憑有效證件享受)。
- 免票政策:1.2米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人員、殘疾人等持證免費;團隊十免一優惠。
- 購票方式:支持現場購票、微信掃碼線上購票(需核銷),門票當日有效。
核心景點解析
- 大佛窟(13號窟):唐代28米高坐佛,蓮花座下供養人像線條流暢,歷經千年風蝕仍保存完好,為景區標志性景觀。
- 羅漢洞與絲路石窟走廊:展示北涼至明清時期的壁畫、彩塑遺跡,體現“歷代延續修建,文物層疊分布”特色。
- 塑像壁畫藝術館:可參與文物姿態復刻、投壺賽等互動活動,近距離觀賞飛天壁畫殘片與彩塑佛首。
- 黃羊河水庫:1958年修建的水庫與石窟群形成“山水佛國”景觀,沿水庫東岸可觀斑頭雁遷徙,冬季有“天梯積雪”奇景。
- 涼州會談紀念館:了解1247年薩迦班智達與蒙古闊端王子會盟的歷史事件。
交通方式
- 自駕:武威市區沿黃羊河水庫公路行駛約50公里,景區配生態停車場;蘭州至武威約240公里(連霍高速3小時),武威至石窟段多彎道,雨季需注意落石。
- 公共交通:
- 武威客運中心乘至張義鎮班車(8:00/10:30/13:00/15:30發車,票價約18元),轉乘面包車或步行7公里至石窟;
- 武威至哈溪班車在天梯山路口下車,步行2公里可達。
- 旅游專線:武威文旅集團提供景區直通車,可咨詢0935-2980219。
住宿選擇
- 市區酒店:武威商務大酒店、飛天假日酒店、海錦天商務酒店等,價格139-208元/晚,設施齊全。
- 特色住宿:黃羊河水庫周邊農家樂提供窯洞住宿體驗,需提前預約;張義鎮民宿可感受鄉村風情。
餐飲推薦
- 景區內:入口處簡易餐飲點提供雜面節節、羊肉墊卷子等西北特色小吃。
- 周邊美食:
- “聞香亭”:豬血腸、面腸等地方特色;
- 武威市區“三套車”面食、涼州菜羹飯;
- 黃羊河水庫農家樂:烤全羊、手抓羊肉。
最佳旅游時間
- 5-10月:氣候適宜,大佛窟晨光與水庫秋葉景色絕佳;夏季需防曬(紫外線強),冬季備保暖衣物(晝夜溫差15℃)。
- 特色季節活動:清明節期間(4月4-6日)舉辦打卡有禮、非遺展演、投壺賽等活動;10月可參與紅葉攝影采風。
特色活動
- 文化體驗:文物姿態復刻、石窟里的時光課(互動問答)、非遺涼州賢孝表演。
- 節慶活動:清明節“千年石窟蛇年限量鑰匙扣”打卡、投壺賽、隔空擊掌儀式;夏季攝影采風(需提前備案專業設備)。
- 線上活動:景區直播(如4月5日沉浸式直播)、數字傳播使者任務。
旅游注意事項
- 安全提示:遵守文物保護規定,禁止觸摸巖畫、使用閃光燈;山區步道狹窄,恐高者需謹慎;雨季注意落石警示。
- 環保要求:垃圾分類投放,自備干糧與飲用水(景區內餐飲點有限)。
- 其他:攜帶防曬霜、墨鏡、保暖衣物;6-8月備防曬裝備,9月起需保暖;寵物禁止入內。
周邊聯游建議
- 武威市內:雷臺漢墓(馬踏飛燕出土地)、文廟(西北最大孔廟)、武威沙漠公園(卡丁車場、蒙古包度假村)。
- 跨區域線路:
- 蘭州—武威—天梯山石窟—張掖(山丹軍馬場、七彩丹霞);
- 武威—民勤(沙井文化遺址、沙漠雕塑公園);
- 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草原藏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