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上午,河南省寶泉景區工作人員在短視頻平臺關注到一條短視頻,視頻顯示“一名男子開車在寶泉景區外圍村莊圪針莊村一飯莊門口掉頭,卻被店家索要50元,雙方產生糾紛”。
寶泉景區發現后第一時間向相關部門進行上報并積極協助對該事情進行調查。同時,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聲明,為了不讓該游客在旅途中產生不開心的體驗,當即決定給予該游客“旅游委屈獎”1000元進行彌補,并邀請游客在2024年任意一天免費暢游寶泉。對此,網友、社會各界包括輿論對寶泉景區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豎起了大拇指,紛紛景區“大格局”“有擔當”“景美人更美”……
實際上,設“委屈獎”并非新鮮事情。近年來,有個別企業,比如胖東來就設立了“委屈獎”,視不同情況,獎金標準在500元到5000元不等。還有一些服務性行業,像一線城管執法人員、公交司機也都設立過“委屈獎”。
具體到寶泉景區給該游客發放“旅游委屈獎”1000元,固然屬于事后的補償性舉措,但可以讓外地游客感到景區的真誠態度,體會到被尊重和關愛的溫暖。就此次企業“旅游委屈獎”的金額來看,并非單純的“精神安慰獎”或者說是“精神鼓勵獎”,而已經是一種“貨真價實”的經濟補償,可謂誠意滿滿。
在肯定這項非凡舉動的同時,也應看到一些社會爭議,以及網友們的疑惑與不解。“旅游委屈獎”是不是在鼓勵旅游者面對景區所有出格行為時“忍氣吞聲”?或者說,哪怕景區頒發“旅游委屈獎”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執行過程中,會不會異化為以金錢變相鼓勵和默認外地游客讓渡部分權利和尊嚴,以獲得外地游客對當地旅游生態的好評與點贊。
“旅游委屈獎”可以有,但光有“旅游委屈獎”還遠遠不夠。旅游業屬于服務行業范疇,拼的就是口碑。而旅游要擁有好口碑,是精心呵護、細心維護得來的。一次貼心細致且人性人化的服務可以贏得回頭客,而一起欺客宰客的行為,也足以砸掉一座城市苦心經營的金字招牌。
值得關注的是,這起欺客宰客事件發生后,當地政府反應迅速,果斷出擊,立即組織公安、綜合執法、市場監管、圪針莊村委會等部門開展調查,對綠豐園農莊作出停業整頓的處罰,對當事人進行訓誡,并召開全村商戶大會,就該事件進行警示教育,不僅切實維護了游客合法權益和旅游市場秩序,也體現出對游客權益的高度重視,以及對旅游環境和口碑的精心呵護。
不讓游客委屈,才是“旅游委屈獎”的真實意圖和初衷。必須像查處此次欺客宰客事件一樣,以“零容忍”的態度依法依規從嚴從快懲治,發現一起,整治一起,露頭就打,重拳出擊,不給違法亂象以可乘之機,以雷厲風行的果斷舉措,守護好游客權益,維護好旅游招牌。惟此,游客既不會受任何委屈,更不用發放“旅游委屈獎”了。(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