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故城完整保留中國古代城市風貌,葡萄溝的風景令人陶醉,坎兒井體現著勞動人民的智慧……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樞紐,吐魯番見證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薈萃,擁有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產。
日前,“你好!中國”——2025世界文化遺產主題旅游海外推廣季(以下簡稱“世遺季”)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啟動,世遺季各參與單位代表、絲綢之路旅游城市聯盟會員城市代表、旅游企業代表、專家學者等150多名中外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發展的新路徑。
本次活動以“珍愛文化遺產 共筑美好未來”為主題,旨在深化國際文旅合作,推動文化遺產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啟動儀式上,相關負責人對新疆文旅資源進行推介,與會嘉賓圍繞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合作新路徑、吐魯番文化遺產賦能旅游產業創新發展、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平衡策略等議題展開研討。
中國共有59項世界遺產,位居世界前列。聯合國旅游組織榮譽秘書長、法國旅游局前局長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表示,古代絲綢之路是連接世界不同部分和文明之間的紐帶,沿線世界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文化和旅游之間的聯系非常重要,宏偉的城市、古跡和景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而旅游業產生的收入有助于遺產的保護和豐富。
文化遺產不僅是歷史的記憶,更是連接不同文明的橋梁。吐魯番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域內現存不可移動文物遺址1491處,其中包括交河故城、高昌故城2處世界文化遺產點以及1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珍貴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交流互鑒的實證,堪稱絲路文化交流的“活化石”。
“面對生土遺址(指使用未經過燒制而僅作簡單加工的原狀土為材料搭建出主體結構的建筑遺址)保護的世界性難題,我們構建起‘本體保護—環境整治—價值闡釋’三位一體保護體系,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實現了從搶救性保護到搶救預防并重、單體保護到全域整體保護的雙重轉變。”吐魯番市文物局副局長張勇介紹。近年來,吐魯番以科技賦能助力“遺產+旅游”融合發展,通過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等技術為游客提供全景沉浸式體驗,讓古老文化遺產在現代科技中煥發新生。
據悉,此次世遺季系“區域性主題旅游海外推廣季”活動之一,預計持續至2025年11月。主辦方將推出主題視頻全球展映、主題圖片展、地方文化和旅游資源展播等活動,并計劃在日本、英國和美國舉辦“你好!中國”線下海外專場推介會。(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黃敬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