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25世界旅游合作與發展大會于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在首鋼園舉辦。當前,數字浪潮席卷全球,旅游業也隨之邁入數智化變革的嶄新階段。在此次大會上,來自不同國家重點城市的市長、國內外業界專家圍繞傳統旅游業如何破局數智化趨勢、數智化促進入境游高質量發展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此外,會上還發布了《世界旅游目的地競爭潛力指數報告(2025)》和《世界旅游城市發展報告(2024—2025)》,北京和上海均入選全球前20名競爭潛力城市。
北京入選世界旅游城市發展綜合排名前5
會上,亞太旅游協會主席施明德發布了《世界旅游目的地競爭潛力指數報告(2025)》。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北京、上海入選全球前20名競爭潛力城市,分別排名第5位和第9位。
施明德介紹,具有競爭潛力的城市是指在旅游領域占據領先地位或正迅速崛起的旅游目的地。這類城市不僅具備強大的游客吸引力與管理能力,還能增強經濟韌性,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談及北京的入選理由,施明德表示,北京是全球唯一一座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城市,還擁有8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此外,科技創新正在深刻改變旅游體驗。北京已經成功將文化古跡與現代技術融合在一起,以創新方式拓展旅游邊界。比如,博物館有了人工智能導覽,游客可以通過微信進行互動,一些歷史景點也提供了沉浸式增強現實(AR)體驗,讓傳統文化和前沿科技完美結合。
此次服貿會的文旅服務專題也展示了北京在科技賦能文旅的創新成果。
北京商報記者在專題現場看到,科大訊飛展出了多語種AI透明屏和手持即時翻譯機,可實現同聲傳譯;馬蜂窩的AI具身智能小螞BOT邁著小碎步在展區內的道路上奔走,向觀眾介紹景區內容并進行互動……
《世界旅游目的地競爭潛力指數報告(2025)》指出,展望未來,憑借密集的世界級文化遺產、前瞻性的數字化布局及綠色旅游理念的深化,北京將持續占據全球文化旅行的高地。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想通過旅行去獲得真實、有教育意義和充滿歷史感的體驗,北京已經準備好迎接新一代游客,為他們帶來一次次能夠深入內心、傳承歷史和自我蛻變的旅程。
此外,會上還發布了《世界旅游城市發展報告(2024-2025)》。該報告系統呈現了全球旅游業的復蘇態勢與轉型方向,從知名度、產業景氣、智慧度、安全度、經濟貢獻和游客滿意度六大維度,對全球100個旅游城市進行綜合評估,并公布排名前20的城市名單。其中,北京綜合排名升至第7位(較去年提升1位)。
以數字化手段賦能旅游業
本次世界旅游合作與發展大會的主題是“數智旅游 共贏未來”,多位參會嘉賓共同探討了科技賦能旅游業的新思路和新路徑。
意大利阿斯蒂市長毛里齊奧・拉塞羅指出,現代游客積極借助科技工具重塑旅行體驗,數字分享正帶動旅游經濟變革,而北京在數智旅游領域的探索為全球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
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副市長穆罕默多夫·多夫列特納扎爾強調,該市通過引入數字設施,賦能獨特建筑與文化遺產的現代化展示,以更鮮活的方式呈現在游客面前,這與北京“數字中軸”等項目的理念高度契合。
希臘雅典副市長托馬斯·喬治亞迪斯介紹,通過智能系統實時監測能源、人流與污染,推動古老城市邁向可持續旅游。讓雅典既保留了歷史街區的原真性,又通過數據優化實現了旅游承載力的提升,這一模式與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作為國際旅游組織倡導的“可持續數智旅游”目標一致。盡管各城市資源和發展階段不同,但均在以數字技術優化旅游管理、活化文化資源、提升服務能級方面達成共識。
新增多語種服務入境游客
數智化技術重塑旅游業格局的同時,入境游市場的增長與消費需求的迭代也為行業帶來了新機遇與挑戰。
在“業界之聲”環節,針對入境游新趨勢,嘉賓們指出,國際游客更傾向深度體驗、小團化、沉浸式旅行,熱衷“文旅+體育”“文旅+美食”等融合消費,并重視情感共鳴與文化認同。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瑩分享了入境游客市場呈現的新變化。她表示,家庭出行和休閑旅游度假出行的入境客群明顯增加,其中,40%的旅客是首乘旅客。這些入境旅客更加希望獲得多語種服務及一些自助服務。此外,在購物與美食方面,越來越多的入境旅客展示出對中國傳統特產及特色美食的濃厚興趣。
趙瑩介紹,根據這些變化,首都機場與北京市文旅局等部門合作,在首都機場的交通要道上設置了北京服務的綜合中心柜臺。在這個柜臺,入境旅客可以享受到問詢、電話卡、外卡取現、旅游預訂等一系列服務。
除此之外,多位業內人士也提到了向入境旅客提供多語種服務。
美團旅行行業總經理、文旅研究院院長路夢西表示,美團利用AI技術及多語種服務技術,將入境游服務從C端用戶延伸至B端用戶。面向C端,美團發布了AI旅行小助手,能夠通過大數據和AI技術幫助入境旅客規劃行程并適配場景。面向B端,美團也有專門服務酒店商戶和景區商戶的AI助手。整體來看,AI能幫助美團處理90%以上的酒店、景區預訂工作。
去哪兒旅行副總裁任芬也提到,今年7月,去哪兒正式推出英文版本,用戶在“去哪兒”旅行App里可實現一鍵語言切換,完成所有產品全流程預訂。
任芬表示,根據去哪兒平臺上外籍用戶的暑期訂單數據,入境旅客在中國的游玩路線越發深入,前往中國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外籍用戶訂單量增長非常迅速,山西大同、浙江義烏、新疆伊寧等有機場的目的地受到他們的青睞。外籍旅客前往前述目的地的機票預訂量增長兩倍以上。
“未來,外籍旅客來到中國的需求將不僅限于觀光,而是更加追求情緒體驗。我們相信,隨著AI的普及應用、語種便利服務的不斷完善,‘去中國旅游=去中國生活’的觀念將逐步形成。”路夢西說道。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關子辰 牛清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