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10月1日至8日(中秋國慶假期),累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24.32億人次,日均3.04億人次,同比增長6.2%。
2025年10月8日,江蘇南京,南京火車站迎來國慶中秋長假返程高峰
公眾出行呈現四個方面特征
總體來看,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公眾出行意愿較強,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特征。
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出行規模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超24億人次,日均超3億人次,創歷史新高。旅游流、探親流高位疊加,發達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出行和交通物流高位運行,有力支撐了假日經濟的火熱。例如,10月8日返程高峰,廣州南站到達旅客50.9萬人次,刷新2023年10月6日45.4萬人次的歷史紀錄。此外,整個8天假期,廣州南站累計到發旅客606萬人次(日均75.7萬人次),其中發送307.7萬人次、到達298.3萬人次。
從出行方式看,自駕仍是出行絕對主力,日均預計2.4億人次,在出行總量中占比約八成。假期高速公路免收小客車通行費,充電、救援等設施和服務保障進一步強化,高速公路嚴重擁堵路段和充電繁忙服務區數量雙下降。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客運量均實現同比增長,各方式運輸服務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從出行分布看,假期首日迎來出行最高峰,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3.36億人次,創歷史同期新高,較2024年同期增長1.4%。10月7日出現一個客流小高峰,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到3億人次,同比增長18.3%。
從出行目的地看,8天長假進一步促進公眾出行需求釋放,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城市群以及西安、長沙、武漢等都市圈客流集中,長沙、杭州、蘇州、西安等城市仍是公眾假期出行首選。
北京南站開啟地下快速進站廳
作為海濱旅游熱門城市,大連站迎來八方旅客。車站候車大廳內的呂玉霜服務臺,工作人員耐心解答旅客問詢,并提供旅游咨詢服務。車站還免費向旅客提供地圖,方便大家查詢景點及交通信息。志愿者們穿梭于人群之中,主動幫助攜帶大件行李的旅客,現場秩序井然有序。
服務保障再升級是假期期間交通運輸成績單亮點之一。為方便旅客快速進站,北京南站開啟地下快速進站廳,旅客從地鐵出站通過快速進站廳可以實現3分鐘至5分鐘直接乘車,同時優化進出站流線,實施進站口擴容改造,進站口通行能力提升50%。擴充北樞紐出租車調度站,加大出租車保障力度,蓄車能力整體提升50%,提升接駁水平。車站還提供夜間候乘服務,設有夜間旅客候車專區,方便有換乘需求的旅客候車,并同步配有熱水、衛生間等服務,保證旅客夜間候車條件。
長沙鐵路公安處新化南站派出所通過“步巡+車巡+視頻巡”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巡邏防控力度,同時配合車站工作人員對候車區域進行分流引導,通過設置臨時隔離護欄、增開驗證通道等方式,避免出現人員擁堵。
廣州南站綜合服務臺工作人員為旅客辦理業務,提供12306一站式服務
保障老年人和脫網人群順暢出行
在廣州南站,客流高峰啟用76條實名制驗證通道、48條安檢通道,各通道設“愛心/急客”通道供重點旅客及趕時間旅客使用;“初心·春瀾”黨員服務崗聯合青年志愿者,在老人優享區、愛心候車區等關鍵區域增派70人,提供進出站便利、引導幫扶等服務,保障旅客溫馨出行。
針對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長春站、沈陽站還提供接送站、愛心輪椅、協助搬運大件行李等暖心服務,保留人工服務和現金購票等傳統渠道,保障老年人和脫網人群順暢出行;銀川客運段則從飲食供應、旅途照顧、站車交接等環節入手,推出萌娃“百寶箱”、便攜式兒童充氣床等特色適需服務舉措60余項,在列車上配備了裝有多功能充電器、針線包等服務用品的便民服務箱,以高品質服務保障廣大旅客的返程之路。
(來源:央廣網 記者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