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13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 實習記者 王子玥)10月13日,記者從“一把手發布·京華巡禮”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西城專場上了解到,北京西城區已騰退安徽會館等文物41處,騰退面積達4.7萬平方米。
新聞發布會現場(央廣網發 王子玥 攝)
“西城區是北京營城建都肇始之地、千年大運河北端點。我們堅持以賡續文脈為己任,守正創新推動文化與城市共生、與生活共享、與產業共融,連續20年榮膺全國文明城區。”西城區委副書記、區長郅海杰在發布會現場介紹,西城擁有的世界文化遺產增至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4處、不可移動文物372處、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40項,歷史文化街區占全區面積的四分之一。西城深挖歷史文化內涵,凝練“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文化標識,打造“六張文化金名片”“三大文化會客廳”,“會館有戲”、老舍戲劇節、白塔夜話等品牌活動精彩紛呈,今年“海棠詩會”吸引5大洲40多個國家駐華使節參加,“丁香詩會”征集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7萬余篇作品,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作出西城貢獻。
記者了解到,西城區擁有備案注冊博物館、類博物館40家,圖書館51個、實體書店132家、“悅讀灣”57個,人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面積達2.6平方米,是“十三五”末的2.4倍。西城區累計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3.4萬場,吸引6628萬人次參加。實施“文化產業十條”,每年投入1.5億元,14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加快數字化轉型,國家電競研究院、中國動畫學會、中國(北京)動畫周等相繼落地西城。積極推進“演藝之都”建設,營業性演出票房占全市近五分之一,天橋演藝區匯聚各類劇場14個,天橋藝術中心年票房近3億元。2024年,全區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收入達1147.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