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紋喉鳳鹛。本報記者 周夢爽攝
正在攀爬冷杉的小熊貓。本報記者 周夢爽攝
瓦屋山蘭溪絕壁棧道。栗慧娟攝
瓦屋山月亮潭。本報記者 周夢爽攝
發源于瓦屋山腳下的四川耍鑼鼓。詹躍攝
瓦屋山樹生杜鵑。羅石攝
遠觀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張佳豪攝
【國家地質奇觀】
晨光穿透繚繞的云霧,喚醒了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一只野生小熊貓不緊不慢地攀上花楸樹,準備享用美味的早餐。只見它用后腿穩穩地撐住粗枝,前爪輕輕一摟,便將紅彤彤的野果含入口中。這般極具野趣的溫馨畫面,每天都在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上演。
瓦屋山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是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桌山。從高空俯瞰,它像是一張建在云端的青色石桌:四周刀削斧劈般的斷崖壁立千仞,頂上卻平緩遼闊,如空中樓閣,蔚為壯觀。
眼前的自然奇觀是億萬年來地質運動的杰作。瓦屋山山體下部由約6億年前的震旦系灰巖、白云巖構成。它們抗風化能力相對較弱,隨著時光流逝,逐漸被大渡河、青衣江流水切割為深邃峽谷。約2億年前,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巖和灰巖共同構成了瓦屋山上方最為險峻的懸崖絕壁。后來,隨著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脈的劇烈抬升,該區域形成了不同次級的斷塊,對桌狀高山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瓦屋山頂部數百米厚的堅硬玄武巖層保護著陡崖,使其在漫長的歲月中免遭風雨侵蝕,瓦屋山才得以呈現如今平頂桌山的面貌。
獨樹一幟的地形地貌成就了瓦屋山的蒼勁豪邁。金秋時節,站在象爾山莊觀景臺,看云霧從山腳下升騰上來,順著桌山邊緣的冷杉林鋪成一片白色的海。象爾巖便如巨艦昂首,浮于云端。風稍大,云海忽被撕開一道縫,落差1040米的蘭溪瀑布橫空出世。陽光斜照,瀑布前緩緩架起一道彩虹,水聲在云底轟鳴,宛若墜入仙境。
這樣云水相依的奇景屬實難得。瓦屋山位于華西雨屏帶腹地,降水充沛,山頂108個泉眼源源不斷,匯聚成72條瀑布,沿層理分明的陡崖梯級跌落,形成了世界罕見的高山群瀑奇觀。待到數九隆冬,瀑布便收起雷霆之勢,轉而凝結成千姿百態的冰瀑,讓人一睹冰雪奇觀。
瓦屋山還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南大門”,這里豐富的生態資源吸引了無數自然愛好者前來打卡。海拔高度2000多米、面積約11平方公里的山頂平臺是野生小熊貓的理想家園,它們穿行在箭竹林中,采食竹葉、挖掘竹筍,爬到高大的冷杉樹上休憩玩鬧。三趾鴉雀、暗色鴉雀等罕見鳥類穿梭灌叢、放聲鳴唱,為寂靜的山頂奏響了生命交響。山中還分布著紅豆杉、珙桐、桫欏、巴山榧樹等近百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春末夏初時,數十萬畝杜鵑花綻放,使瓦屋山成為名副其實的“杜鵑花王國”。
面對險峻雄奇的瓦屋山,宋代詩人陸游曾發出“山橫瓦屋披云出,水自牂牁裂地來”的感慨。如今,這座神秘的桌山正敞開懷抱,溫柔地接納八方來客。人們在這里春看杜鵑,夏觀飛瀑,秋賞紅葉,冬望冰雪,在一步一景的驚喜里邂逅神奇生靈,在心中喚起對自然的敬畏和熱愛。
(本報記者 周夢爽 李曉東 周洪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