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慶中秋雙節,江蘇省揚州市迎來游客高峰,其中重點景區東關街迎來客流、消費雙爆發,街區日均接待游客6.925萬人次,其中10月4日單日峰值達9.3萬人次,刷新歷史同期紀錄。
“樂”下東關微Live時光音樂會現場(揚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節日期間,東關街規模最大的酒店長樂客棧推出“秋韻早茶雅集”,再現清代鹽商“早茶會客”雅趣,蟹黃湯包、翡翠燒賣等淮揚名點搭配古箏和琵琶演奏,讓游客在舌尖與耳畔同步感受非遺魅力。隔壁的芍藥園子書場內,評彈藝人傾情演繹經典曲目,場場爆滿。作為東關街文旅升級的里程碑項目,“‘樂’下東關微Live時光音樂會”于10月6日啟幕,從評彈民樂到爵士搖滾,從古典詩詞朗誦到現代街舞表演,不同時空的藝術形式在此碰撞交融,為市民游客打造獨一無二的音樂記憶。
東關街的游客(揚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有客房130間,同比營收明顯上漲,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特點,1號和7號8號相對閑一些,2到6號全滿。”長樂客棧營銷策劃負責人嚴立立介紹,經過多年打造,東關街人氣爆棚,住店客人中以江浙滬三省游客居多。客人一般住店1到2天,因為現在自駕游的占比高了,以往客人住店問停車位的六七成,現在達到八九成。自駕出游,游玩地域更廣,跑的城市更多,所以,留給一座城市一兩天時間很正常。
南之緣、江南一品飯店經理周賢芳表示,飯店可以同時容納300多人就餐,國慶中秋長假這幾天,一天翻臺4次,每天正常接待1200多人。“比去年同期好,我們豐儉由人,人均四五十元的能吃飽,幾百元的餐標更是火爆。東關街的人流量對我們很有幫助,忙得根本停不下來。”周經理開心地表示,“我們的揚州炒飯、蟹黃湯包、獅子頭都是必點的菜。文思豆腐點得也多,但對廚師的要求高,必須來得早,花更多時間。雙節8天,我們人均工作13個小時。廚師最辛苦,大早6點就來了,要干到夜里10點半。”花筑·東關里客棧負責人朱志梅說,他們的民宿是去年5月1日起營業的,共18個房間,國慶中秋假期的3號、4號、5號最忙。現在東關街管理部門的服務意識越來越強,舉行的相關活動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彩,對他們客棧的經營助力很大。
在這條千年古街上,除了酒店、民宿、飯店、小吃,手工文創類店鋪也鱗次櫛比。揚州面塑市級非遺傳承人孟曉紅,創新融入卡通元素、動漫元素,開發“卡通版面塑”系列作品,除了做人物、動物,還能“面對面捏真人”,大受游客追捧。“傳統技藝也應該與時俱進,流行什么,我就做什么。很多人談戀愛時來過,現在帶著孩子來了,我特別有成就感。東關街人氣越來越旺,全國各地都有,外國人也多,現在文化類的已經有了面塑、剪紙、制扇、刺繡、文人香、謝馥春國妝品等,希望在經營業態上能再豐富一些,文化類業態能再多一些,能再接地氣一些,畢竟我們揚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呀。”孟曉紅說。
據了解,這個國慶中秋假期客流呈爆發式的增長,得益于東關街“文化賦能、科技助力、業態融合”的創新實踐。10月4日單日9.3萬人次的峰值,不僅創下開放以來的最高紀錄,更實現了“流量變留量”的精準轉化。業內人士表示,東關街的實踐凸顯了揚州以文化賦能經濟,推動古城保護與消費升級的理念。其中差異化策略避免了同質化競爭,立足運河特色和鹽商歷史,將“吃喝市集”轉型為“文化社交空間”,有效增強了游客的黏性。
登上東關城樓,《創世山海經》沉浸式數字藝術展正在這里火熱舉行。該展以《創世山海經》為主題,帶領大家探索中國古代神話的起源,領略文化自信的魅力。工作人員介紹,《山海經》作為中國古代神話的寶庫,匯聚了豐富的神話傳說、奇異生物和神秘地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登臨城樓,觀展之余,東瞰運河古渡煙波,感受千年渡口繁華;西覽東關街,青磚黛瓦、人流如織盡收眼底,“唐宋元明清,從古看到今”的時空交錯,一覽無余。
長假期間“火出圈”的“‘樂’下東關微Live時光音樂會”,以音樂快閃綜合體的形式呈現,為東關街首次舉辦,也是揚州首次舉辦。主辦方揚州千尋演繹經紀有限公司負責人謝春,曾擔綱2025年全國青少年藝術體操錦標賽現場總導演。她表示,依托東關街自有品牌“月下東關”推出“‘樂’下東關微Live時光音樂會”,現場有歌手獻唱、城樓嫦娥、紙鳶叩月、無人機送福等環節,觀眾和歌手零距離,體驗感和互動感十足。今后每周六都會舉辦,特殊節點還會增加表演。(來源:揚州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