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吸引近30萬人次,這條串聯城市與鄉村的生態廊道正成為南平市區域發展的新動脈。
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崇陽溪漫游道國慶中秋雙節系列文旅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截至10月8日,全長66公里的漫游道南北兩端起始點公園及其沿線區域阿勒泰營地共接待30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
這條北起武夷山崇安大橋、南抵建陽區南林大橋的生態廊道,首次通過大型節慶活動展現了其連接城市與鄉村、融合自然與人文的獨特價值,為武夷山區域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新范式。
01 城市空間煥新,公園城市顯雛形
漫游道北端的崇陽溪漫游道(武夷山)起終點公園作為城市公園項目,首次登上武夷山文旅的大舞臺,成為這個假期的亮點。通過“武夷山·音浪美食嘉年華”活動,打造多元場景融合創新體驗,疊加“藝術+美食+流量+惠民+夜經濟”五重塔,在崇陽溪畔打造假期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讓這片原本功能單一的城市綠地煥發出新的活力。
“我們首次將城市公園納入漫游道整體運營體系,”項目運營負責人介紹,“今年國慶,我們通過植入品質露營、藝術演繹、美食市集、騎行驛站等新業態,讓城市公共空間成為游客及市民體驗的起點和終點。”
數據顯示,雙節期間城市公園片區日均客流量達1.35萬人次,較平日增長近15倍。周邊商業配套銷售額環比增長210%,其中網紅茶飲、烤肉烤串、親子互動娛樂為頭部收入商家,單店鋪最高日營收近8000元,實現了城市空間價值提升與消費升級的良性互動。
這種以漫游道為紐帶,串聯城市公園與自然景區,同時以活動體驗為錨點的模式,有效延伸了游客停留時間。調查顯示,國慶期間游客平均停留時長從平日的路過即走延長至少0.5天,有效拉長游客逗留時間。文娛活動正從“配套”升級為“主力”,重構線性文旅項目及城市公園的吸引力結構。
02 整合營銷+跨界聯動,打造全民共享文旅盛宴
本次雙節活動通過"線上引流+線下體驗+社交裂變+跨界聯動+惠民福利"的整合營銷策略,實現了品牌影響力的指數級增長。本次活動運營團隊聯合眾多網絡達人,通過預熱視頻、現場直播等形式,在線上發放數字惠民消費券,游客市民通過線上搶券線下兌換消費,讓假期流量不再停留在數字階段,而是實打實的線下消費力。
最引人注目的是與戶外領域的知名品牌跨界合作。通過線上話題+線下活動互動,結合當期在播熱門電視劇及品牌代言人明星效應,吸引大量明星粉絲打卡崇陽溪漫游道,贏取明星周邊禮盒。
“在漫游道為國慶干杯,為團圓歡唱,晚風中,微醺的氛圍滿分!”來自吉林長春的游客朱先生喝著啤酒,品嘗美食,觀賞演出,在音樂與詩意中度過武夷之旅的第一個夜晚。
03 長效運營機制,可持續文旅發展探新路
本次雙節系列活動是崇陽溪漫游道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實踐,也是探索線性旅游空間多元化運營的重要嘗試。
活動通過“政府引導、企業運營、社區參與”的模式,整合了各方資源,形成了合力。當地居民在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少村民在美食嘉年華中擺攤設點,展示和銷售本地特產。
“我家的燈盞糕今天已經賣出去400多份了,很多游客都說沒吃過這么地道的建陽味道,”一位當地村民高興地說。
這種運營模式不僅豐富了游客體驗,也帶動了當地居民增收,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崇陽溪漫游道項目運營負責人表示:“我們正積極探索‘以運營為導向的規劃設計’,通過常態化活動與特色節慶相結合的方式,保持項目的活力與吸引力。”
活動的結束預示著新的開始。崇陽溪漫游道正以其創新實踐,書寫著城鄉融合發展的新篇章。武夷云谷建發也計劃持續優化漫游道沿線驛站服務與業態,深化與武夷山國際旅游度假區的文旅聯動,讓崇陽溪漫游道成為展示南平市山水文化的核心窗口,為線性文旅項目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的 “南平方案”。